“ 內容摘要: 七星花,學名蕺葉秋海棠,七星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倒鱗秋海棠中國的特有植物,是秋海棠科,秋海棠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狀莖匍匐,節(jié)處著地生根,葉均基生,葉片兩側不相等,輪廓卵形至寬卵形,上面褐綠色。 ”
七星花,學名蕺葉秋海棠,七星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倒鱗秋海棠中國的特有植物,是秋海棠科,秋海棠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狀莖匍匐,節(jié)處著地生根,葉均基生,葉片兩側不相等,輪廓卵形至寬卵形,上面褐綠色。
散生直或彎的長毛,下面淡褐綠色,沿脈有短刺毛,花葶近無毛或無毛,花少數(shù),通常白色,稀粉紅色,花梗被卷曲疏柔毛;花被片外面2枚寬卵形,花藥倒卵形。
花梗被卷曲疏柔毛;花被片極不相等,外面的近圓形、寬長圓形或寬卵形,子房呈橢圓體,蒴果下垂,果梗無毛,輪廓倒卵長圓形,種子極多數(shù),6月開花,8月結果。
形態(tài)特征:七星花為多年生草本。根狀莖匍匐,節(jié)處著地生根,長圓柱狀,細弱,直徑2-3毫米,具有多數(shù)長短不等的纖維狀之根。七星花葉均基生,具長柄;葉片兩側不相等,輪廓卵形至寬卵形,長5-8厘米,寬4-7厘米。
先端短尾尖至漸尖,基部偏斜,窄側寬1-1.7厘米,寬側寬2-2.5厘米,邊緣有淺而疏三角形之齒,齒尖有短芒,芒長1-1.5(-2)毫米,上面褐綠色,散生直或彎的長毛,下面淡褐綠色。
沿脈有短刺毛,掌狀6-7條脈,窄側2-3條,寬側3-4條,中部以上呈羽狀脈;葉柄長3-8厘米,密被褐色卷曲長毛;托葉膜質,卵狀三角形,長5-7毫米,先端漸尖,無毛,早落。
生長習性:在溫暖的環(huán)境下生長迅速,莖葉茂盛,花色鮮艷。生長適溫為19-24℃,冬季溫度不低于10℃,否則葉片易受凍,但根莖較耐寒。秋海棠對光照的反映是敏感的。
一般適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長,在強光下易造成葉片灼傷。適宜的光照強度,根莖類為200-300lx。另外對光周期反應也十分明顯。在短日照和夜間溫度21℃的條件下,花期明顯推遲。
野生種排水好,腐葉土層的林下或巖石縫隙中,這對根部生長和發(fā)育極為有利。盆栽秋海棠的常用堆肥土、腐葉土和炭土。堿性或粘重,易板結的土壤作為盆栽用途,不利于新根生長、導致莖葉矮小,色彩暗淡,易引起萎黃病。適合生長在pH值6.5-7.5的中性土壤。
七星花的栽培技術
遮陰:秋海棠應于溫室中栽培,適當遮陰。因為溫室環(huán)境可以使植物得到更好的保護,例如雨水落在植株上。若秋海棠葉片過濕的話很容易傳染細菌性斑點病,該病是一種嚴重病害。
通風:正確的生長空間布置也是生產出健康植株的關鍵因素,空間過密會導致葉柄過長、株形松散,植病性減弱,葉片也更容易傳染細菌性斑點?。欢鴶[放過稀的話,植物澆水后很容易失水,在通風較好室尤其如此。
水肥:莖葉柔嫩、多汁、含有豐富的水分。由于自然生長與濕度較大的林下或溝谷地帶。因此,提供了一個濕潤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對秋海棠的生長極為有利,特別是盆栽秋海棠,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較高的空氣濕度。
如溫度高,水分供應不足,莖葉易凋萎倒伏,直接影響生長,嚴重時莖葉皺縮死亡。相反,供水過量,盆內出現(xiàn)積水,易于因其根部腐爛。觀葉類秋海棠夏季正值莖葉生長旺盛期。
除供給足量水分歪,每天噴霧數(shù)次,模擬相對濕度較高的林下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相對濕度保持在56%-60%。這樣,莖葉生長繁茂,色澤鮮艷,嬌嫩。冬季秋海棠生長緩慢,供水相應減少。
為了節(jié)約用水,鼓勵采用滴灌或其他地下灌溉的方式進行觀葉秋海棠澆水、施肥等工作,這樣以減少細菌性葉斑病等病害的發(fā)生,另外在澆水時盡量減少采用植株頂部灌溉的方式。
以泥炭為主的商業(yè)基質由于透氣性和持水性都比較好,很適合秋海棠的生長,生產者一定要采用潔的基質進行秋海棠的生產。肥料的比例以N:P:K為3:1:2或2:1:2為好,再補充微量元素即可。記肥料濃度不可過高,否則積累在根系周圍很容易燒根。